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楚辭探析



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楚辭探析



森森購物折價券



楚辭探析 評價



網友滿意度:



Hello~小編想問問大家對文學的感覺是什麼



以前在念書的時候一定會上國文課

國中的時候文言文是小編的弱點阿



只識字但不懂內容

有點苦惱開始一點點排斥

高中還是免不了有國文

小編只好試著了解 認真上課

後來發現文學賞析有種被帶回古時候的感覺

老師講得很生動再跟著老師的解釋

從每個字句中了解

古代人他們的想法、當時情境心境

其實還蠻有趣的



現在就會有現代文學

像是小說 散文集之類的

小編覺得看書時間都過得很快

當你看完一本書兩三個小時就過了

但這幾個小時內其實收獲會不少

欣賞作者精挑細選的詞彙字句



文字間蘊含細膩情感

看書的時候搭一杯咖啡

偶爾文青一下也不錯



最近小編在網路上找書

在金石堂網路書店看到一些不錯的書



楚辭探析

這本小編還剩一些沒看完



但是還不錯收穫不少



楚辭探析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小編跟妳們說 在金石堂網路書局買書



使用銀行卡享有更多好康喔



大家快去逛逛買好書吧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楚辭探析



本週熱銷商品:





圖解西遊記







西遊記(典藏版)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楚辭探析》



    本書有兩個特點。一為用層次分析法解讀楚辭作品,已故著名楚學大家張正明教授讚之為「乃古往今來所僅見」,「確實獨闢蹊徑,足成一家之言。」此方法是作者在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整理而成。本書乃集作者過去層次分析法之大成。 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是創作屈賦篇章。屈賦篇章問題是二千年來楚辭研究中一直未能解決的大難題,嚴重影響對楚辭的賞析。本書為解決此難題作了詳盡考證,對《離騷》、《橘頌》、《思美人》、《悲回風》、《大招》和《招魂》等詩篇寫作年代的研究有新的突破,並勾勒出一個嶄新的屈賦篇章。

















    • 作者介紹







      周秉高(1945-

      男,江蘇海門人,現為全國41所高校聯辦之學術期刊《職大學報》主編,1995年即被評聘為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教授,2007年開始擔任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近年被聘內蒙古科技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出版有《屈原賦解析》(1992年)、《風騷論集》(1995年)、《新編楚辭索引》(1999年)、《楚辭解析》(2003年)、《楚辭原物》(2008年)、《全先秦兩漢詩》(2011年)和《楚辭故事》(2013年)等著作,發表論文百餘篇。

















    楚辭探析-目錄導覽說明





    • 前言

      第一章楚辭概說

      第一節楚辭界說

      第二節楚辭產生的背景

      第三節楚辭的特徵

      第二章屈原考論

      第一節兩則被埋沒了八百多年的資料

      第二節屈原的人生軌跡梳理

      第三節屈原的思想軌跡梳理

      第四節屈原及其作品對後代的深遠影響

      第三章《離騷》求真

      第一節《離騷》題解

      第二節《離騷》層次分析

      第三節《離騷》的價值

      第四章《九歌》釋疑

      第一節《九歌》題解

      第二節《九歌》各篇層次分析

      1.《東皇太一》探析

      2.《雲中君》探析

      3.《湘君》探析

      4.《湘夫人》探析

      5.《大司命》探析

      6.《少司命》探析

      7.《東君》探析

      8.《河伯》探析

      9.《山鬼》探析

      10.《國殤》探析

      11.《禮魂》探析

      第三節《九歌》的藝術特色

      第五章《天問》層次

      第一節《天問》題解

      第二節《天問》層次

      第三節《天問》的藝術成就

      第六章《九章》解析

      第一節《惜誦》探析

      第二節《涉江》探析

      第三節《哀郢》探析

      第四節《抽思》探析

      第五節《懷沙》探析

      第六節《思美人》探析

      第七節《惜往日》探析

      第八節《橘頌》探析

      第九節《悲回風》探析

      第七章《遠遊》探幽(附《卜居》《遠遊》探析)

      第一節《遠遊》探析

      第二節《卜居》探析

      第三節《漁父》探析

      第八章「二招」理惑

      第一節「二招」著作權之爭述略

      第二節「二招」的寫作時地新考

      第三節《大招》層次分析

      第四節《招魂》層次分析

      第九章《九辯》新箋

      第一節《九辯》題解

      第二節《九辯》層次分析

      第三節《九辯》的寫作特色

      主要參考文獻一覽

      後記



















    前言

    楚辭優秀,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對此有一段十分精闢的議論,其云:

    (楚辭)雖取熔經意,亦自鑄偉辭。故《騷經》《九章》,朗麗以哀志;《九

    歌》《九辯》,綺靡以傷情;《遠遊》《天問》,環詭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豔

    而深華;《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故能氣往轢古,辭來切今,

    驚采絕豔,難與並能矣。

    因此,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學士喜愛有加,爭相誦讀。楚辭已被公認為是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一顆永遠璀璨奪目的明珠。在漫長的中國文學史上,楚辭已經成了與《詩經》並列的一座高標。

    那麼,怎樣欣賞楚辭的"驚采絕豔"呢?劉勰還有一段名言:

    (楚辭)其衣披詞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豔辭,吟

    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酌奇而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

    這段話可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講不同文化層次的人欣賞楚辭的角度和對象不同;二是講一個人對楚辭的欣賞有個漸進的過程,由低到高,一步一步來,最高檔次是"菀其鴻裁"。"菀","剜"的假借,取的意思。所謂"菀其鴻裁",就是講要把著眼點放到楚辭作品宏大的結構體制上來。而要搞清作品的結構體制,關鍵在層次分析。如果連楚辭各篇的層次都沒有搞清楚,還能侈談什麼"思想藝術"的賞析呢?

    從理論上講,文學創作,以形象思維為主,但也必須輔之以抽象思維。如高爾基所說:"藝術家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想像和邏輯、直覺、理性的力量平衡起來。"這種"抽象思維"或曰"理性思維",行文時就體現在層次井然、綱目清晰上。如劉勰所雲:"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外文綺交,內義脈注";"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凡大體文章,類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幹。是以附辭會義,務總綱領,驅萬塗於同歸,貞百慮於一致,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這些都是中外歷代文學批評家對於作品層次重要性的闡述。文學批評作為一種科學活動,儘管允許角度各異,方法多樣,甚至不妨多元並存,兼收並蓄,但有一個共同點,即必須強調理性認識,必須從對作品形象的感知中抽象出理性的結論,必須將分散的、片斷的、表面的感性印象加以集中歸納,找出各部分印象之間的內在聯繫,獲得由局部到整體,又由整體到局部的正確理念;如果只是停留在作品各個部分的孤立掃描上,或者乾脆尚未理清作品本身的層次脈絡,那麼,就恐怕很難準確地判斷出作品的思想藝術價值。

    從楚辭研究史的角度看,自王逸開始,到朱熹之前,中國的楚辭研究往往忽略作品的層次分析,一味"順文滾解"。朱熹是第一個開始重視對楚辭進行層次分析的人,《楚辭集注》和《楚辭辯證》二書中對王逸"順文滾解"式的研究方法進行過尖銳的批評。其曰:

    今王逸為《騷》解,乃於上半句下便入訓詁,而下半句下又通上半句文義而再

    釋之,則其重複而繁碎甚矣。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7
    頁數:416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周秉高

    追蹤











  • 出版社:五南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6/4/12








  • ISBN:978957118502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楚辭探析





arrow
arrow

    elainex65u1h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